浙江在线高考直通车
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高考频道 > 院校风采  

“123”助学工程深入心田 温大瓯江学院“资助育人”硕果累累

2019-07-04 18:57:59 来源: 浙江在线 通讯员 杜晓哲 杨伟伟

瓯江1.jpg

  浙江在线杭州7月4日讯(通讯员 杜晓哲 杨伟伟)“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将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来带动的身边的人。我会一直坚持做自己感兴趣的事然后从中发现商机,因为这是一件幸福的事。”前不久,在温州大学瓯江学院“自强之星”的评选现场,受助生陈体铭同学说的一番话深深地感动了在场的师生。

  来自苍南的陈体铭曾经是该学院上千个获得过资助的寒门学子之一,如今他创办了公益工作室,还带领更多的贫困生跟他一起创业。他的经历,是该学院“资助育人”政策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资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123”助学工程贯穿学生资助的全过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完善一个基本—— 精准扶贫,保障学业

  “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近年来,温州大学瓯江学院积极推进资助工作的人本化、精细化、科学化管理,通过全过程、全方位、多层次地对家庭困难学生进行有效帮扶,确保每一位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此外,还逐渐建立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和健康个性发展的激励机制以及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保障体系。

  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国家助学贷款和国家奖、助学金为主体,以勤工助学、临时困难补助、假期意外补助、康恩贝助学金、王振滔爱心基金等一系列校内助学措施和社会资助为辅的资助体系。按照学生困难等级以及不同年级精准实施个性化资助,实现科学认定、分层资助,如在低年级加大“助、勤”力度,落实“保障”措施,保障学生基本学习与生活;在高年级增加海内外研学、创新创业资金帮扶,提升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的培养力度。

瓯江2.jpg

  同时,学院还开通了“互联网+”资助育人平台和24小时“助困”热线,还利用寒、暑期走访经济困难学生家庭,深入调查和全面掌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个性成长方案。

  拓展两种途径——资助育人,促其成长

  在认真贯彻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的同时,温州大学瓯江学院还将物质资助与精神激励相结合,体现人文关怀,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做到既助其脱困,又育其精神,通过朋辈互助、心理教育、团体自信心提升等多种方式,帮助贫困生掌握自我接纳、自我调适的方法,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深入挖掘资助工作承载的育人内涵。目前学院贫困生中已有100多位党员,130多位入党积极分子,他们时刻发挥先锋模仿作用,带领着一批贫困生积极健康成长,定期开展朋辈沙龙活动,相互帮助相互鼓励。

  此外,学院还利用节假日契机,传递学院关爱,采用迎新暖心大礼包、“寒冬送暖”、端午“粽”情等方式,将落实资助政策的过程转化为传递学院温暖的过程。

  实施三项举措——筑立梦想,促进发展

  授人以鱼的同时如何“授人以渔”,帮助贫困生从“他助”到“助他”的转化,温州大学瓯江学院也进行了探索,形成了“扶贫-励志-强能”三位一体的资助育人工作理念,并实施了三项强有力的举措。

  实施“技能提升”举措,为进一步提高经济困难学生的竞争力,学院积极延伸资助育人平台解决学生发展性资助需求,开展“雨露计划”,鼓励学生参加职业技能考证,提供实践技能培训机会,促进学生素质提升。

  实施“创新创业”举措,在校内开设一套创业教育8+X实践课程体系,50多位贫困生参与创业实践学习,目前已资助 8个与专业结合的创业工作室。 以“巨鹿手工坊”工作室负责人陈体铭为代表,他带领12位贫困生一起加入创业团队,用爱撑起创业梦。

  实施“饮水思源”举措,选树先进受助代表,挖掘自立自强的先进事例,开展感恩教育表彰会,通过对优秀贫困学生的表彰,让学生找到自信的力量和成才的动力。通过开展公益和实践活动,启发受助学子饮水思源、感恩奉献,以优异成绩和实际行动回报学校和社会的关怀。学院目前已经有大学生第一村助农推广志愿服务队等多支队伍。据统计,已有 300多名贫困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中,为乡村振兴付出自己微薄之力。

标签:温州大学;学院;资助;贫困生;学生;感恩;传统美德;保障;一番话;商机 编辑: 吴俏婧
版权和免责声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教育频道"或电头为"浙江在线·教育频道"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教育频道",并保留"浙江在线·教育频道"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